多贝里《清醒思考的艺术》读书笔记

52 个思维偏误和提示清单:

幸存偏误:多看看失败的事,自然会发现成功并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因为他那样,所以他看起来才这样。你想成为这样,你得先那样。
过度自信效应:大家都会盲目自信,但请你作好最坏打算。还记得查理芒格说的吗,知道自己可能死在哪里才不会去那里。
从众心理:你行为上可以去从众,但思想上一定要保持独立。
纠缠于沉没成本:千万别被过去影响,基于现在和未来判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互惠偏误:一段感情(关系)确定之前,多欠别人的;确定之后,全心全意。商业或普通关系,相反,直到变成你想要的为止。
确认偏误之一:随时准备好反驳自己并及时反驳,因为你没那么牛逼,也没那么幸运,世界更没那么简单,但你会自己骗自己。
确认偏误之二:不带任何色彩地重新审视,要注意精确和反驳证据。切忌先入为主。
权威偏误:大胆藐视权威吧,他可能比你好不到哪里去。
对比效应:为别人建立基准线,避免自己被基准线困扰。
现成偏误:千万别把经验当做理由。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陷阱:虽然无法预测未来,但也不要拿经验当依据,而应该看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情况。
故事偏误:对一切故事保持足够理性,拆了它,解剖它;但,学会给别人讲故事。。
事后诸葛亮偏误:没事别瞎BB,更别轻易下结论。俗话说:“你知道个鸟。”
司机的知识:别像赵括一样。万一遇到这种人,呵呵就行了。
控制错觉:你基本上影响不了什么,正确认识问题和自己真正能影响的。
激励过敏倾向:任何难以理解的事其实只是你没发现其中的“因”。要控制“因”,比如提前约定服务价格。
回归均值:很多时候变好或变坏和你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没什么关系,那只是周期性的 “回归均值”。
公地悲剧:如果可能获得好处而又不损失什么,人类最喜欢了。
结果偏误:关注结果,更加关注过程以及其他条件。
选择的悖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讨喜偏误:能接受我的不好,才能拥有我的好。先想着不好。
禀赋效应:赤条条来赤条条走,该舍当舍。
奇迹:小概率不等于零概率,只所以你觉得怪是因为你见得少。
团体迷思:无论何时,只要需要,请发表你独立思考得来的观点。
忽视概率偏误:用数字说话,可以的话,懂点统计学。
零风险偏误: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本身。
稀少性谬误:关注作用和需要而不要关注稀缺性。
忽视基本概率:不要用绝对概率,用贝叶斯概率,即不要忽视基本概率。
赌徒谬误:如果是独立的随机事件,那它每一次都如第一次。
锚定效应:在不对称信息下,请警惕锚定效应。
归纳法:不要错误估计个人对系统的影响力,即使方法没问题。
规避损失:面对 “损失” 理性一点。
社会性懈怠:权力责任到人,突显个人效率。
指数增长:事关增长率时,不要相信感觉。
赢家的诅咒:不要参与拍卖。
基本特征谬误:关注情境或事物而不只是人。
错误的因果关系:相关只是表面,因果方为本质。
光环效应:客观、理性,只关注当下关注的点(说起来就是这么容易)。
替代途径:客观、基于数据衡量收益和风险。
预测的错觉:条件反射地对预测持谨慎态度。
关联谬误:做重要决定时不要轻信自己的直觉。
框架效应:时刻注意框架效应的影响,剔除所有无关描述,只关注信息。
行动偏误:如果情况不明,不要采取任何行动。
不作为偏误:不作为可以是一时的选择,但不要成为永久的策略。
自利偏误:找个直言不讳的朋友或者让对手来评价你。
享乐适应症:把时间花在你真正爱做的事情上。
自我选择偏误:当你觉得自己倒霉时,先想想这是不是本来就是个概率事件。
联想偏误:客观分析、就事论事,不要胡思乱想。
新手的运气:别多想,没有什么新手运气。
认知失调:承认自己的错误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好过掩耳盗铃。
双曲贴现:自制力很难,但很有必要。

1 幸存偏误:为什么你该去逛逛墓地

人们很喜欢找一些成功者的 “成功因素”,却不知道失败者也经常运用这些 “成功因素”。由于日常生活中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会导致系统地高估成功的希望。

分析:媒体的“选择性”报导、我们对自己能力盲目乐观,以及刚开始的那份激情,还有对成功的头脑发热导致不由自主地忽略很多重要因素等等,都会让你产生偏误。

如何解决:尽可能常去看看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

总结:多看看失败的事,自然会发现成功并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

2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哈佛是好大学还是烂大学?我们不清楚

人们经常容易把选择标准和结果搞混淆。比如游泳选手的身材(不是游泳才身材好,是身材好本身就是选择标准),女模特儿做广告,哈佛大学,MBA,询问快乐的人如何保持快乐等等。所以,远离成功自助图书。

分析:每一个结果都是这一结果 “自动筛选” 的结果,这一 “自动筛选” 机制会让那些人看起来会那样,但这对于你却不一定。你可以把这当做一种 “先天优势” 或 “长期努力的结果”,但千万别觉得你也会如此。

如何解决:凡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肌肉、美貌、高收入、长寿、影响力、快乐,你都要看仔细。在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你要诚实地对待自己。

总结:因为他那样,所以他看起来才这样。你想成为这样,你得先那样。

3 过度自信效应:你为什会系统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 不存在相反的不够自信效应;
  • 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显;
  • 悲观的人也会高估自己,只不过高估的幅度比乐观的人少些罢了。

人们经常过度自信,高估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专家,更容易高估自己,这是人之常情。这本身就是原因。

如何解决: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专家的预测。筹划任何事情从悲观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

总结:大家都会盲目自信,但请你作好最坏打算。还记得查理芒格说的吗,知道自己可能死在哪里才不会去那里。

4 从众心理:就算有数百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毛姆)

有人抬头看天,你也跟着看;有人鼓掌,你也跟着鼓;有人给小费,你也给……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过去的进化过程证明了这种行为是生存良策。人都会 “趋利避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做了不会损失什么,不做可能会损失”,“大家都这么做了,应该不会错,至少不会错的离谱(法不责众的另一种表现?)”……这些都是人的本能。

总结:你行为上可以去从众,但思想上一定要保持独立。

5 纠缠于沉没成本: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为什么某件事情我们一旦投入就总是舍不得放弃,哪怕是个错的?为什么觉得付出的就应该拿到点什么,哪怕自己并不喜欢?为什么投资一只股票亏得越多,你越是不想抛掉?

因为,我们都有这么个想法:已经投入了那么多,现在放弃岂不是全部为 0 了?我们都努力想表现出坚韧,我们害怕矛盾,如果我们决定中断一个项目,我们就制造了矛盾:承认之前的想法和今天不同(不想被打脸,越是看重脸面的时候这点就越明显,比如政府、名人、领导)。继续执行就是在推迟这一疼痛认识。另外,我们不甘心,我们心存幻想。

如何解决:有很多好理由支持你继续投资下去,但如果你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做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这就不是一个好理由了。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总结:千万别被过去影响,基于现在和未来判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6 互惠偏误:你为什么不该让别人请你喝饮料

为什么一朵花、一个微笑就让你解囊捐赠?为什么别人请你吃饭你总想回请一次?

因为,我们都不愿意 “欠” 别人东西,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点点东西。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礼尚往来都成风俗了。但我们仔细分析,其实这正是人类进化的结果——趋利避害,保险起见。人们害怕自己被人说忘恩负义,每个人都不想背负这样的评价,哪怕这个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如何解决:很简单,对朋友(真心的那种),那就毫无保留,丢掉你那点心思,朋友就该坦荡,不需要那么多利的东西。比如,你占了我一点小便宜,我不会觉得自己被占了便宜,你也不需要把这种事情放在心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心里有你,为了你我愿意做很多事情,这是发自我内心的真正动机,我把你当做自己非常重要的人,我愿意为你付出。就是这么简单。

对一些商业的或者普通的关系,那你就 “别让他请你”,从一开始就堵死。当然反过来,你可以利用这条原则,对别人这样。

还有个应用是在追妹子(或汉子)上。最理想的关系当然是彼此毫无保留,就是,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付出我的一切。与你无关。但是,如果你还正在追妹子,可千万别这样啊,因为你会让她 “承受不起这份感情”,太重了,你怎么让妹子自由自在和你玩。所以,别做太多,别太心急,怎么办呢?聪明的你一定想到了:“反过来啊”——对,没错,让你欠妹子。有问题?找妹子帮忙啊;妹子做饭好?带点菜过去蹭饭啊。注意注意,和钱有关的就别这样了。这也可以解释为啥妹子反而对经常找她帮忙的男生比较喜欢,反而不太喜欢对她特别好的;也可以稍微解释一下为啥男人坏女人爱(不能全按这个解释)。因为她们不想 “欠” 啊。

总结:一段感情(关系)确定之前,多欠别人的;确定之后,全心全意。商业或普通关系,相反,直到变成你想要的为止。

7 确认偏误之一:遇到 “特殊情况” 这个词,你要格外小心

为什么减肥的人看到自己体重减少会归功于减肥成功,而体重增加会将之视为正常波动?为什么当你决定采取某项措施或者作出某项决定的时候,你会严重高估有利因素,而有意无意忽视、看轻不利因素?

因为,人类呐,最擅长过滤掉与我们现有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换句话说就是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还是心甘情愿(其实更多的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你做出一项决定,你希望自己是对的,你也非常相信自己是对的,突然,这时候有了一些不利因素(当时的你可不这么觉得,需要暂时打开上帝视角),你会怎么想?你几乎一定会觉得这个因素没那么严重,或者说你更多的是 “希望” 这个因素没那么严重,你在抱侥幸心理,而且你会不断强化这种 “希望”。然后,一去不复返……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还是不愿意回头。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可能是我们都害怕失败,打骨子里害怕受挫(趋利避害,人类本能);可能是我们害怕在人面前或者在自己面前没面子;可能是我们觉得已经付出了(想想我们对沉没成本有多么不甘心就知道了)现在放弃有些不甘。

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害怕失败,渴望成功,我们有侥幸心理,觉得不好的事不会正好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我们的潜意识会有意忽略掉此类信息。

如何避免?首先,换位思考,暂时把你不看作是你再来看这个事情。其次,遇到不利因素(书中说 “特殊情况”,是被你人为的归为特殊情况)一定要非常非常注意,30分钟之内赶紧记录下来,因为过了30分钟,大脑会主动 “忘记” 反驳证据。再次,遇到不利因素时回到一开始,重新审视。最后,有意找出反驳证据,试图证明自己是错的,而不是证明自己是对的。

总结:随时准备好反驳自己并及时反驳,因为你没那么牛逼,也没那么幸运,世界更没那么简单,但你会自己骗自己。

此处想起查理芒格的复杂系统和对观点的谨慎(比世界上任何能证伪的人更能证伪)。

8 确认偏误之二:干掉你的宠儿
  • 星座预测:接下来的几星期你会经历悲伤的瞬间;财经评论:中期看,美元存在贬值压力;宗教信念:神存在,在某某沙漠看到过。
  • 成功指南:谷歌成功是因为拥有创造性文化;冥想是开启幸福的钥匙。

所谓的预言(比如星座、财经等)和宗教,最喜欢用含糊性言论。比如什么是中期?什么是贬值压力?这都没说清楚。而所谓成功指南等则经常漠视反驳证据。比如未冥想而幸福的和冥想而不幸福的会被自动忽视。

为什么会这样也会有人信?因为,你正好说到某些人心坎里了,那在他看来当然就是 “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与上一个偏误一样。而互联网让我们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者,我们阅读支持我们理论的博客。新闻的个性化使得相反的意见根本不会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越来越多地活动在思想一致者的社区,这更加加深了确认偏误。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能接受与自己相左的观点。

当然,有些人是无意识的制造出这些东西,而有些人是明明知道还故意用这一套来行骗。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干掉你的宠儿”。就是说反驳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预防措施、饮食、成功策略等,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即不要先入为主,用你熟悉的那一套解释一切,没有什么是一定正确的,当然包括你自己。其实就是任何时候保持空杯心态。突然想起了查理芒格常说的一句:“拿着锤子的人看整个世界都是钉子”。

总结:不带任何色彩地重新审视,要注意精确和反驳证据。切忌先入为主。

9 权威偏误:你为什么该藐视权威

为什么那么多经济学家没有一位能精确预言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为什么在面对权威的 “命令” 时,我们只会绝对服从(比如那个电击的例子)?

因为,第一,权威也会出错,而存在权威时,社会总是乐于跟从;第二,面对权威时,我们将调低一级独立思考(面对专家的意见时比面对其他意见粗心的多)。

这中间的原因可能是人的先入为主、惰性和惯性在作梗。因为大多数专家 “看起来” 比你知道得多,或者 “看起来” 很不一样(慈祥的神父),或者被赋予一定的 “信号”(比如医生的白大褂、银行职员的西装和领带),或者带着一些 “光环”(比如总裁、教皇、明星、公司创始人),你会不由自主地去相信他说的话(因为不明觉厉),而一旦出现这种征兆,你就会不由自主地降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水准。然后习惯后你就会越来越懒于思考(人的惰性很可怕,潜意识的更是防不胜防),最后直到成为一种习惯,甚至盲从。

怎么办?向权威挑战,时刻保持独立思维、批判思维、怀疑精神。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总结:大胆藐视权威吧,他可能比你好不到哪里去。

10 对比效应:你为什么最好别找模特儿等级的朋友一起出门

为什么我们会轻而易举地被 “希德和哈利的故事” 与 “水的试验” 欺骗?为什么你会为新车订购真皮车座而不是普通的?为什么人们愿意为了买便宜 10 块钱的食物多走 10 分钟,而不愿意为买比 1000 块便宜 10 块的衣服而多走 10 分钟?为什么一种 100 元降到 70 元的产品会显得比一只就卖 70 元的产品更便宜?

因为对比效应。不记得是哪本书上曾讲过,人们在判断一件事情 “划算” 还是 “不划算” 时,在心里会有一个基准线,这个基准线上下分别是 “值得” 和 “不值得”。比如为新车配上真皮车座,因为你是把车的高价作为基准线了,所以你并不觉得真皮车座很贵,虽然它绝对价格可能不低。

进一步分析,所以人们都喜欢 “标准”,因为这会让自己很省事,不用去思考,直接 “对标” 即可。人真的很懒。

所以书上有句话非常经典:“股票价格永远不会低或高,它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唯一值得考虑的是它从这一刻起是会跌。”换句话说,事情值得不值得、划算不划算本来就是那样,而指导你行为的是你心里的标准或者基准线,是你,把事情变得在你眼里 “值得” 或者 “不值得”。

具体应用:灵活使用基准线。比如先涨价再降价但是比原价高,比如高价商品搭配销售的其他次高价商品,比如先给顾客看许多很贵的产品。这三种场景都是提高基准线的应用。还有一种降低基准线的应用,比如追妹子,刚开始别那么好,慢慢变好会让妹子觉得你越来越重视她。其实与人交往也是一样,最好要有自己的原则,否则很容易陷入一种叫 “道德绑架” 的沟里。书里那个不要找模特儿朋友而是找比你难看的朋友出去也是降低基准线(对标)的应用,真是太坏了~

如何避免:尝试从理性、客观地看事情,注重实践分析,而不是 “凭感觉”。掌握全面信息。事前评估而不是事中变更。有原则有底线。

总结:为别人建立基准线,避免自己被基准线困扰。

11 现成偏误:你为什么宁可用一张错误的地图,也不愿没有地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有人终生吸烟却活到 100 多岁,因此吸烟的危险不可能很大;首字母是 R 的单词要比结尾是 R 的多……

因为,人们会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即 “现成偏误”。我们高估了飞机坠毁、汽车事故或者谋杀的遇难风险,低估了因为糖尿病等不太引起轰动的方式死亡的风险。总之,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一切,我们高估了其出现概率,而无声无形的一切,我们严重低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

医生、企业顾问都喜欢用自己最常用的疗法;高官们只讨论管理层给他们的数据,而不是竞争对手、员工和客户;我若不在心爱的女人旁边,我就爱我身旁的女人。。。

人们之所以都是先使用现成的数据或配方,因为 “懒”,凭 “感觉” 判断。或者说,人的大脑更容易被 “明显” 的信号所刺激并占据 “内存”。这个偏误我总觉得和前面的确认偏误有些联系,只是确认偏误是对自己的决策和信条太过于自信,而现成偏误是对 “明显” 的证据过于信赖;也与幸存偏误有些联系,过度相信已发生过的或 “熟悉”、“明显的”(成功的),而不去考虑客观现实。还有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人又开始有点侥幸心理了。

其实这么多总结下来,发现背后的根源都是类似的,不同的是各种偏误的直接原因和表现形式。

如何避免:与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与你拥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

总结:千万别把经验当做理由。

12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陷阱:如果有人建议你选择一条先经历痛苦的道路,你应该敲响警钟

为什么我们会对 “先会不好一阵子然后就变好了” 这种观点深信不疑?比如看病、比如营销改进咨询。为什么当你对事物或未来不确定时,总会预期将会 “艰难” 一段时间,但有意不涉及 “艰难” 多久?就跟宗教预言世界末日一样——一定会发生,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所以珍惜每一天(听上去很有道理的样子)。

其实还是 “趋利避害”,稳妥、保险起见等等这种心理在作祟。因为这样说即使未来出现问题也被我们提前 “说中” 了,如果不出现问题,那就证明我们做对了,真是天衣无缝。

以及,还有一种心理,就是我们会自动将好与不好的机会和概率划上等号,甚至不好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我们从小都是这么受教育长大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当我们期盼一个事物好转时,会自动想象它会先不好,然后再好。这很符合我们既有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不过请小心:确实有那样的情形,先是再次下滑然后回升。事业的转换可能会耗费时间,会造成停发工资。一个企业的重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所有这些情况,人们很快就能看出措施是否有效。里程碑是明确的,是可以检测的。请你望着里程碑,而不是望着天空。

如何避免:设法剔除历史因素的影响,每一刻都是新的,需要重新审视。另外,别靠经验评估,靠 “指标”。

总结:虽然无法预测未来,但也不要拿经验当依据,而应该看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情况。

13 故事偏误:为什么就连真实的故事也是骗局

人们往往喜欢自己编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事实经常被扭曲,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 “改造” 了事实,成为了我们的 “故事”。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新闻、创业故事辛酸泪、传记其实多少都有一些 “润色” 在里头。尤其是最近很火的各类选秀:“请开始你的表(故)演(事)”。

为什么?因为人是情感动物,在描述事物的过程中会非常自然地加入自己的 “感情” 进去,当然有时候是刻意为之,有时候是虚荣心作祟。同样,人也非常喜欢 “故事” 胜过干巴巴的列举,哪怕信息非常简单。

而这一现象背后是人大闹的工作方式,它并非按照信息理论来运转,而是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情感因素。换句话说,感觉的、感官的比理性的、直接的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这里 有一点参考分析。

如何避免、如何应用?将故事拆开,问问自己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可以通过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来进行训练。换句话说,跳出圈子,保持足够理性。也可以用此方式 “吸引” 眼球、让人记住你。所以,会讲故事是个本事。

总结:对一切故事保持足够理性,拆了它,解剖它;但,学会给别人讲故事。。

14 事后诸葛亮偏误:你为什么应该写日记

经常会碰到事情发生后才说他早就知道了之类的话的人,俗称 “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就是那种事情发生之后突然变得很聪明了,开始侃侃而谈(像不像评论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虚荣,人人都虚荣,这是不争的事实,俗话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就是这个意思(我一直都认为朋友圈就是为了满足炫耀需求)。这种偏误非常危险,因为它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很好的预言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这会导致我们傲慢,误导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在私事上也是如此。比如:“你听说了吗?西尔维娅和克劳斯分道扬镳了。他俩差别那么大,不分手才怪。”或者:“他俩实在是太相似了,不分手才怪。”又或者:“这两人老黏在一起,不分手才怪。”再或者:“他们几乎难得见面,不分手才怪。”但同时这种偏误又非常容易发生,因为它实在太容易了(都知道答案了谁不会说两句……),尤其是获得那么一点小小成就的人就更加如此了,实在太把自己当回事;更为关键的是,甚至在发生前操作起来也不难,只需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即可。看看那些预言家、评论家、经济学家吧。

有个建议可以缓解这种偏误:记日记。请你写下你的预测——有关政治、事业、体重、股市等。请你不时地拿你的记载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你会惊讶你是个多么糟糕的预测家。另外,请你也同样读历史。不是事后的、成熟的理论,而是那个时代的日记、剪报、备忘录。这会让你更好地感觉到世界的不可预见性。

总结:没事别瞎BB,更别轻易下结论。俗话说:“你知道个鸟。”

15 司机的知识:你为什么不可以把新闻播音员说的话当真

普朗克的故事非常有趣,其实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很多人入了个门能说几句貌似专业的行话就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知道了。这在最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火热的时代就表现的更加突出了。

现在我们知道很多人虽然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完全不靠谱。但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虚荣心,想要获得众人的眼光;还有一个原因是说起来简单,成本低。又简单又划算又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可想而知……

查理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识,来自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以获得知识的人们;另一种就是司机的知识,按芒格故事里的意思,司机是指那些装得好像他们知道的人。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时间被割裂,人们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多的 “司机的知识” 充斥在网络的每一个角落。查理显然相信 “会说不如会做”,他的老搭档追捧的 “能力范围” 查理非常认可并严格执行。他一生只有一本书,还是演讲稿为主组成的,由此可见一斑。

请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待在里面。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限在哪里。——巴菲特

你必须找出自己的才能在哪里。我几乎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必须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外碰运气,你的职业生涯将会非常糟糕。——查理芒格

对此,书中建议:不要信任司机的知识。不要将公司新闻发言人、爱出风头的人、新闻播音员、唠叨鬼、花言巧语者、爱说闲话的人与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搞混。你怎么能区分出来呢?这里有个明确的信号。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的 “能力范围” 之外,他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么就说 “我不知道”。他这么说时不会觉得难为情,甚至还会带着一定的骄傲。而从 “司机们” 那儿,你别的什么话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这一句。此外,我还建议,不要做个拥有 “司机知识” 的人。

总结:别像赵括一样。万一遇到这种人,呵呵就行了。

16 控制错觉:你实际控制的少于你以为的

你去帮人买彩票,如果没看他选的号子,在开奖前你就等着被埋怨吧,甚至开奖了还会被埋怨。掷色子希望得到小点时,通常会丢的非常温柔。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他们都以为自己能够主宰一切,他们想靠传播正能量影响世界。还有两个实验,一个是开关和灯,一个是紧急按钮,开关和按钮都是没作用的,但确实影响到人们的表现。再比如曼哈顿横穿街道时的红绿灯按钮,电梯里的开门和关门按钮,办公室里空调温度调节开关——科学里叫这个”安慰按钮“。经济社会中,也有类似的 “按钮”,仔细思考央行和经济部长的伎俩。

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有自我认同倾向,过于相信自己。另一个原因就是之前有过类似的经验 “起过作用”,现在重复操作一下,以期望能够再次出现奇迹。不妨想想,人为什么要祈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就是以前有过起作用的概率事件吗?然后人们的 “趋利避害” 倾向来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做做不损失(或者损失很少)什么。瞧瞧,很多奇怪的行为得到了解释,分析的时候千万不能打开上帝视角分析。

如何避免?清晰地认识到你实际控制的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少得多,别自以为是。所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天由命吧。

总结:你基本上影响不了什么,正确认识问题和自己真正能影响的。

17 激励过敏倾向:你为什么不该按实际开销付钱给你的律师

政府颁布死老鼠换钱的方案、为了更多手稿而撕碎的案例、按目标数量发放奖金……这些都是激励过敏倾向的例子,因为人们都会对激励机制做出反应。

这源于人的自利性,但有两个方面非常值得重视:

  • 第一,一旦有激励加入,人们就会迅速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 第二,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激励背后的目的。

谈到这里,很想展开讨论一番。激励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很多人可能以为激励只存在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中,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激励存在于任何地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激励,只不过有时候不那么明显。比如,你用微信,这其实也是一种激励(你没用其他的即时通讯工具)。激励更加像是一种 “引导”,对人们行为的 “引导”。想想企业文化,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购买 “服务” 的时候,不能按实际开销付费,而是应该事先约定一个固定价格。因为服务人员总会 “引导” 你更多消费,请理解,这是人之常情。同样,如果我们对某些行为感到不可思议时,请想想背后隐藏着什么激励机制。——事出必有因。

总结:任何难以理解的事其实只是你没发现其中的“因”。要控制“因”,比如提前约定服务价格。

18 回归均值:医生、顾问、教练及心理治疗师的作用令人怀疑

几个常见的现象:有人背痛,每次妻子会送他去找心理治疗师,第二天明显好多了;一个人高尔夫打得好,于是逢人就夸自己的老师,如果某天表现不好去找老师学上一会儿,下回就打得很好了;投资顾问在交易所表现下滑时,在卫生间里跳舞,无论多荒唐,结果交易所的表现好转了。

以上的现象称为 “回归均值”。严寒、酷暑、高尔夫成绩、背痛、运气、股市、职场成功……都会向着均值靠近,而不需要你刻意去做什么。同样,对测试成绩差的学校提供的学习提升项目,下一年成绩的好转也不能归功于该项目,而可能是自然的回归均值。

“回归均值” 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古话都有 “否极泰来” ,很多时候其实这就是事情的本质。而人们偏偏非常喜欢与这个特定的事物挂钩,因为人倾向于给自己一个 “合理的解释”。喜欢找 “原因”,好像有理由就更加 “合理” 一样。

这个跟之前提到的 “好转之前先恶化” 以及 “控制错觉” 有一些联系,无论一件事情变好或者变坏,人们都需要找一个 “理由” 来安慰自己,这也许能够欺骗自己不去关注自己 “犯下的错”,自我逃避的被动形式。

如何避免:适当停止这些无谓的动作,看结果会怎样。

总结:很多时候变好或变坏和你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没什么关系,那只是周期性的 “回归均值”。

19 公地悲剧:为什么理性的人不去诉诸理性

为什么很多公共场所的管理是失败的?我们可以把这个叫做 “公地悲剧”。

原因:但凡是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就会产生 “公地悲剧”。这与看不见的手相反,但又有不同。正如厄普顿·辛克莱说:“如果某人的收入取决于不理解某事,要让他理解就会很难。”这就是最强驱动:利益。趋利避害,人之本能。

如何解决:私有化或加强管理。

总结:如果可能获得好处而又不损失什么,人类最喜欢了。

20 结果偏误: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

人们总喜欢问成功人士经验,我觉得这点无可厚非(成功之人必有不同于常人之处),但此处主要是想表达,并不一定所有好的结果一定是出自于拥有者的主观意志。有可能是概率事件。

原因:大多数人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不清楚这种现象背后的真相。人的思维又特别喜欢偷懒,总是希望通过一种 “捷径” 来获得成功或成功经验。这也是 “成功学” 有市场的一个因素。

因此,应该以 “做决定的过程” 而不是 “结果” 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等于当初所做的决定不对,结果对也可能仅仅只是一次偶然。如果决定是出于理性做出的,哪怕这次结果很糟,下次仍然要这样做。

总结:关注结果,更加关注过程以及其他条件。

21 选择的悖论: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

为什么产品的选择越多,销量反而越少?为什么可供选择的方向太多,人反而会更加痛苦?就连自由恋爱找对象也是这样。

原因:这个有点类似 “选择困难症”,不知道该选什么,最后反而什么都没选。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总结如下:

  • 第一,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无所适从(比如买东西);
  • 第二,选择范围大会导致做出更差的决定(比如找对象,最后所有的标准浓缩成——美女);
  • 第三,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不满(选择越多,选择后越没把握,越容易后悔)。

怎么避免:在面临选择之前,仔细考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写下标准,并严格遵守;明白我们永远也不能做出完美的选择,一定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不一定是最好的。

总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2 讨喜偏误:你行为不理性,是因为你想讨别人喜欢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为自己 “喜欢” 的人提供一些帮助,比如从长相姣好的售货员那里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就是讨喜偏误,一个人讨喜,一般有以下特点:

  • 外表有吸引力;
  • 在出身、个性和兴趣上与我们相似;
  • 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

广告模特除了名模还有一些和目标客户相似的普通人;带有虚假和奉承的广告语以及政治家演说时的说辞;自然基金会宣传册上的与人类比较 “类似” 和 “亲密” 的动物(而不是蜘蛛、蠕虫等等,尽管这些物种也在灭绝);销售人员模仿客户、与客户套近乎。

原因:我觉得根源是我们太容易高估自己,我们总觉得自己 “可能” 做的更多:比如与女售货员有进一步的发展?比如我有一天也会向模特或广告说的一样?甚至自然基金会的宣传册也是如此——我们觉得自己能够拯救一些可爱的、友好的动物。总之,讨喜偏误实则满足了我们自己的某种欲望。

如何避免:在判断生意时,想象对方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

总结:能接受我的不好,才能拥有我的好。先想着不好。

23 禀赋效应: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

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东西更有价值。也就是说,我们自己的东西在我们眼中可能会比在他人眼中更有价值。比如自己买的房子。因为我们会在其中加入 “感情” 值。

禀赋效应不仅神话了已经拥有的财产,而且神话可能会拥有的财产,比如拍卖,比如差点应聘上某个好公司。

如何避免:想象所拥有的可能随时会丢失。

总结:赤条条来赤条条走,该舍当舍。

24 奇迹: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教堂唱诗班的人在同一天因为某种原因同时迟到了,但恰好因为迟到避免了一场灾难(教堂发生爆炸),这是巧合还是上帝的保佑?这里用四象限的分析略为狭隘,但其基本思想不变:所有人同时迟到的概率虽然很低,但依然可能存在,所以就可能会发生。然后发生了,自然也不该感到意外。

那为什么我们第一反应还是会觉得可能是奇迹呢?可能是几个方面原因:第一,事情发生的概率确实很低,极其罕见,自然称得上是 “奇” 了;第二,我们喜欢 “归因”,尤其是和自己有关系的 “因素”,比如 “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第三,我们可能更加 “乐意” 如此,因为它代表一种 “可能性” 或者 “希望”。

总结:小概率不等于零概率,只所以你觉得怪是因为你见得少。

25 团体迷思:共识为什么有可能是危险的

开会的时候默默 “被” 同意(事实上你自己可能主动有意识地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肯尼迪的占领猪湾行动这些都是团体迷思的例子。

团体迷思类似于群体不理智,是从众心理的一种特殊情况。它们的共性是:一个智囊团的成员通过建立错觉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 “团体精神”。

  • 错觉之一就是无限的信任(假如领袖和团体坚信计划可行,幸运就会出现),
  • 然后是意见一致的错觉(如果其他人意见一致,我的意见一定是错的)。
  • 而且大多数时候没有人愿意做那个意见不一致的人,没有人愿意被隔离。

这种情况显然是无法避免的,毕竟 “先做人,后做事” 这样的观点深入人心,更不用说还要冒大风险。唯一能做的可能只有让团队里始终有一部分 “理性” 的人。当然,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智囊团的成员,那就尽量去扮演这个角色,做不到可以趁早换个工作。

总结:无论何时,只要需要,请发表你独立思考得来的观点。

26 忽视概率偏误:累计奖金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电击的实验表明: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而不是对它的概率。

换句话说,只要有可能发生,这个可能性总会影响我们的决策,无论它的概率多低。这背后有两个心理因素:

  • 侥幸心理:当我们选择某个选项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提高该选项可能的概率。

  • 以防万一:我们很容易倾向于先排除低概率的选项,然后再看高概率的情况,而不是直接面对高概率。

前者从进攻的角度出发,后者从防守的角度出发,对应着人们的 “趋利避害”。

总结:用数字说话,可以的话,懂点统计学。

27 零风险偏误:你为什么会为零风险支付过多

风险越大,其中包含的感情成分越多,降低风险对我们的安慰就越小。人们只信任零风险被称为零风险偏误。开始提到的俄罗斯轮盘的例子(4/6 子弹取走 2/6,1/6 子弹取走 1/6),后者虽然概率下降比前者少,但是它的绝对值低。

总结: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本身。

28 稀少性谬误:为什么饼干越少越好吃

“物以稀为贵” 充斥在我们成长和生活的每个角落,孩子对稀少玩具的争夺,商业公司的饥饿营销等等。我们的一个物品被人夺走了,我们就会认为失去的物品更有魅力,这被称为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这背后的思想是多方面的,既有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担心别人拿走了自己就没有,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还有我们渴望与众不同的一种倾向(我已经见过很多次,有的人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他们虽然表面在说自己这样貌似是个缺点,但我还是很明显能听出来背后的骄傲和炫耀心理)。

总结:关注作用和需要而不要关注稀缺性。

29 忽视基本概率:当你在怀俄明州听到马蹄声、见到黑白条纹时

一个爱听莫扎特音乐的更可能是卡车司机还是法兰克福文学教授?直觉可能是后者,但基本概率会让我们选择前者,因为卡车司机的数量远远多于法兰克福文学教授的数量。再比如企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事业目标是全球化公司的董事,但事实上这个概率会非常低,无论他们多么聪明、多么努力,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在中层管理部门止步不前。再比如投资领域,巴菲特选择可口可乐而非新科技公司也是类似的。

这个其实是贝叶斯法则,基本概率就是先验概率,拿第一个例子来说:

P(卡车司机|爱听莫扎特) => P(爱听莫扎特|卡车司机) × P(卡车司机)

P(文学教授|爱听莫扎特) => P(爱听莫扎特|文学教授) × P(文学教授)

两边是正比例关系,是等价的,也许卡车司机里面爱听莫扎特的概率很小,但一个人是卡车司机的概率却远远大于文学教授的概率。所以,正常情况下,上面式子的概率一定是大于下面的。

总结:不要用绝对概率,用贝叶斯概率,即不要忽视基本概率。

30 赌徒谬误:为什么没有一种平衡命运的力量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彩票购买站那些盯着已经开过盘数字的走势图选择自己数字的场景,他们会倾向于选择之前没有出现过的数字,但其实毫无用处。这就是赌徒谬误。

这与回归均值不一样,因为回归均值是在均值上下随机波动,而赌徒谬误对应的是完全的随机。前者更像是有约束条件的随机。

总结:如果是独立的随机事件,那它每一次都如第一次。

31 锚定效应:数字轮盘如何搞得我们晕头转向

锚定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使用它。比如你在浏览购物网站时看到一款钟意的产品,但一看到价格你就可以大致感觉到是贵还是便宜。这是因为你脑海里有关于类似这款产品的价格这个 “锚”。或者当我们碰到一个不熟悉的产品,这时候会去其他购物网站上搜一下,这是主动去寻找 “锚”,有时候我们会 “货比三家”,这是让锚更加精准。心理学家经常利用锚定效应,比如美剧《lie to me》中的专家大叔。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专业领域从业人员还是普通人,都不知不觉受此影响。

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这是千万年来进化来的,可以从两个角度考量:

  • 认知:可以看作是一种迁移学习,当我们碰到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会自然而然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它。
  • 心理:可以看作是一种偷懒,我们不需要费太多劲就能尽快了解不熟悉的事物,这会进一步刺激我们这样做。

总结:在不对称信息下,请警惕锚定效应。

32 归纳法:如何把别人的钱弄进自己的口袋

归纳法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和方法,唯一的问题是黑天鹅事件。比如经典的诈骗例子,那些最终受骗者看到的 “预测者” 其实只不过是概率下的必然结果。但问题是这些受骗者并不知情。

这就需要分清楚所处的 “系统”,如果是自然定理,那归纳法无疑是没问题的;如果是复杂系统,影响因素众多时,归纳法恐怕就会有失偏颇。这背后其实是人们在 “简单归因”,我们只是归纳了某一个方面,当然这可能是我们认知能力有限,也可能是有意无意地不去想其他方面(可还记得 “团体迷思”)。

总结:不要错误估计个人对系统的影响力,即使方法没问题。

33 规避损失:为什么凶恶的面孔比友善的面孔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

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这被称为 “规避损失”。这是长期进化后的结果,“失去” 可能面临风险(比如万一失去的正好某天我需要),我们都讨厌风险。更泛一点,人们总是对不好的东西印象深刻,这可能也是潜意识里的一种 “规避”。

总结:面对 “损失” 理性一点。

34 社会性懈怠:团队为什么会使人懒惰

两匹马的拉车效率并非是一匹马的两倍,延伸至人类同样如此,这种效应就是 “社会性懈怠”,它的原因是团队中个人的效率无法直接看到。这是一种理性行为,除了效率,精神上也会如此,如开会时团队越大个人参与程度越小。

“社会性懈怠” 不仅克制效率还克制责任,谁也不想对差成绩负责。比如每个管理团队都较少有提出异议的人,都倾向于躲在团体决议背后,这也被称为 “责任扩散效应”。这也导致风险分摊效应——团队有甘冒比个人更大风险的倾向——反正出事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总结:权力责任到人,突显个人效率。

35 指数增长:一张对折的纸为什么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进化让我们的经验多是线性而不是指数的。计算倍增时间可以用 70 除以增长的百分比。比如物价上涨 5%,70÷5 = 14,即 14 年后 1 元的价值只剩下一半。

总结:事关增长率时,不要相信感觉。

36 赢家的诅咒:你愿意为 100 欧元支付多少钱

赢家的诅咒是指:拍卖的赢家大多是事实上的输家。因为拍卖时的最高报价经常是系统性地过高。100 欧元这个例子很有意思,游戏规则如下:谁出价最高,谁就能得到这张 100 欧元的钞票;两位出价者都必须支付他们最后的报价。关键就是后面这条,它意味着你一旦开始这个游戏,就注定会是输家,最终的价格一定会超过 100 欧元,直到某一方放弃为止。

总结:不要参与拍卖。

37 基本特征谬误:千万别问一位作家他的小说是不是自传

基本特征谬误是指: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在解释某些东西时低估情境因素。宣读者会被认为他赞成宣读的观点,音乐会休息时的话题围绕指挥或独奏而不是作曲家等等。

这种过度关注人其实也来自进化,隶属于一个群体是生存所必需的。

总结:关注情境或事物而不只是人。

38 错误的因果关系:你为什么不该相信仙鹤送子

头上没有虱子就会发烧,动用的消防人员越多火灾损失越大。这两个例子都是典型的错误因果关系,前者是因为发烧了虱子自然嫌烫,后者是因为火灾越大投入的人越多。再比如生活中的 “良好的员工激励会创造更高的企业利润”,更多时候恰好是反过来的,企业经营的好员工才积极性高。再比如 “家里书多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实际是因为受过教育家长的家庭通常书多。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经济学或机器学习中有个词叫相关关系说的就是这个(啤酒和纸尿裤的例子),相关并不等于因果。

总结:相关只是表面,因果方为本质。

39 光环效应:长相好的人为什么容易事业有成

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容易被某一方面影响进而推及全貌。好公司什么都好,爱豆是全宇宙最棒的……事实也证明长得好看的人的确更容易成功,这就是光环效应无意识对人们造成的影响。

如果非要说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人都有爱美之心,既然爱,自然会爱屋及乌;二是懒,省事,比如一个人高富帅,那可能会觉得这个人也非常努力(事实也的确可能很努力)。

总结:客观、理性,只关注当下关注的点(说起来就是这么容易)。

40 替代途径:恭喜你赢了俄罗斯轮盘赌

替代途径是指所有同样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情。这其实是一个最基本的统计学常识,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表面现象,现象背后到底有什么,为什么会导致该现象的出现却很少有人去探究。我们一般都会下意识觉得别人的好事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别人的坏事却会对自己绕道而行。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侥幸心理,而之所以有侥幸心理恰好因为我们 “以为” 自己和那些成功的人一样,和那些失败的人不一样。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要去赌博,因为当你走进赌场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还是蒙田看的清楚:“我的生命充满不幸——这些不幸大多没有发生。”

总结:客观、基于数据衡量收益和风险。

41 预测的错觉:水晶球如何歪曲了你的目光

事实证明,最糟糕的预言家恰恰是媒体关注度高的专家。预言未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他们自己一无所知的人。

背后的原因是专家不需要为错误的预测付出代价——但万一成功了就会获得关注。一件事情越复杂、时间跨度越长越难预测。

总结:条件反射地对预测持谨慎态度。

42 关联谬误:有说服力的故事为什么会误导人

关联谬误是指因为错误地将外部信息用于决策导致的失误。这些错误信息一般是直觉的、感性的,这会让我们暂时失去理性。这是卡尼曼的两个系统的例子,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有意识、理性的思维更有逻辑。

这个其实也可以看作是理性的一个例子,背后的原因可能还是进化:系统一(直觉思维)省力;人是情感动物。

总结:做重要决定时不要轻信自己的直觉。

43 框架效应:言为心声

言为心声,同样的内容换个不同的说法效果完全不同。框架效应是指: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99% 无脂的和 1% 含脂的,人们认为第一种更健康,即使是 98% 无脂和 1% 含脂,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第一种。美化是框架效应特别喜欢采用的方式之一:回调(下跌)、被开除(开始新生活)等等。如果我们只关注整体的一个方面或少数方面,我们也是在顺从框架效应。

这也可以看作是理性的一个例子,人是有情感、情绪的,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很少有人真喜欢听逆耳的话。

总结:时刻注意框架效应的影响,剔除所有无关描述,只关注信息。

44 行动偏误: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种痛苦

罚点球左边中间和右边的概率都为 1/3,但守门员一般很少呆在中间不动。这是因为即使扑向错误的一侧也要比傻瓜似的呆在原地看着球从左边或右边飞过去要好看的多。这就是行动偏误: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背后的原因也是进化:在一个狩猎采野果的环境中,行动比思考价值大的多。遇到可能的危险及时逃跑的基因更容易存续,毕竟逃跑没事,留下来思考却可能挂掉。再想象一个现实的例子,如果等待让你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你可能不会获得奖励;但如果你表现果断、行动敏捷,形势好转了(哪怕纯属偶然),你也大有机会被夸赞。因为社会更喜欢下意识的行动,而不喜欢有意义的等待。有人可能会从 “态度积极” 的角度看,这样确实 “看起来” 会让人觉得好一些。事实上,在情况不明朗时人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随便什么——哪怕它其实没有帮助,这样会让自己之后感觉好受些,也会让其他人感觉好受些。

总结:如果情况不明,不要采取任何行动。

45 不作为偏误:为什么你不是答案就是问题

放弃不救和主动谋杀的结果都是对方死亡,但某种感觉告诉我们前者不如后者严重。这种思维错误被称为不作为偏误,它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此时大多数人一般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主观看起来更无害。

背后的原因是人们本能地逃避不良后果的责任,正如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自私人,这样做无可厚非。而且既然结果一样,不作为更省事,为什么不选择它?再说,两者其实还是有区别的,不作为这是对之前结果的行为反应,但主动那是在冒新的风险,没有足够的好处,为什么要冒?毕竟人们天生就是风险厌恶的。

总结:不作为可以是一时的选择,但不要成为永久的策略。

46 自利偏误:你为什么从不自责

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这就是自利偏误。投资顾问、上市公司 COO,甚至一个小小的测试都无能避免。

这背后的原因和上面的有点类似——这样我们可能会感觉好一些。跟过度自信也有点类似,人们总会过度高估自己的能力。

总结:找个直言不讳的朋友或者让对手来评价你。

47 享乐适应症:你为什么应该缩短上班路程

享乐适应症是指,我们工作、升迁,给自己购买更多更漂亮的东西,但不会变得更幸福。这些外在的东西让我们获得的幸福一般都持续不久;当然反过来,不幸的东西其实也不会持续太久。

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的超强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天性的 “喜新厌旧”。一些科学的建议是:(1)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比如往返叫停、噪音、慢性疲惫等;(2)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3)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如何利用时间有关。

总结:把时间花在你真正爱做的事情上。

48 自我选择偏误:请不要惊讶有你存在

自我选择偏误是指,当我们本身是情景(产品)的一部分时,会错误估计实际情况。比如当我们路遇堵车时,会高估这条路容易堵车的概率;男性抱怨公司女性太少;等公交车时总感觉自己等哪个车就不来哪个。

这是因为当某一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身处其中时,我们对这种情况的感知的比例会提高,另外我们的注意力也会被之吸引。

总结:当你觉得自己倒霉时,先想想这是不是本来就是个概率事件。

49 联想偏误:为什么经验有时让人变蠢

巴普洛夫的狗、杯弓蛇影、守门员摸球门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这与其说是蠢,倒不如说是一种进化而来的保护机制,只是有些人过于敏感或愿意笃信罢了——主要的原因是这样做并没有太大的损失。比如前面的小树林你曾经撞到过狼(侥幸逃脱了),那之后遇见那片小树林绕过或小心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面对每片小树林都这样那就有点过头了。再比如书中那个体检的例子,恰好两次不太好的结果正好都是特别热的天气,之后如果体检的日子天气热就临时取消。这就是我们根据经验得来的错误的结论,我们这么做可能只是心理上的安慰罢了。

总结:客观分析、就事论事,不要胡思乱想。

50 新手的运气:假如开始时一切顺利,请务必多加小心

新手的运气是指当你在刚开始比较顺利时,会误以为是自己的能力所致,但其实可能只是概率或顺风而为。这个和之前提到好几个都类似,比如高估自己,比如联想偏误,但考虑到说的是 “新手”,更像后者。

有两条线索可以让你理性看待是不是新手运气:

  • 长期比其他人成功
  • 参与的人越多,出于纯粹运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总结:别多想,没有什么新手运气。

51 认知失调:你如何撒点小慌,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认知失调在这里是指自欺欺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其实于事无补)和自我幻想。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当你做错某件事时,总会想着找一个理由,而不承认自己的问题。这背后的原因还是本能地逃避责任,本能地让自己更加 “舒服” 一些。

总结:承认自己的错误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好过掩耳盗铃。

52 双曲贴现:及时行乐——但请只限于星期天

考虑如下两种情况:

  • 你宁愿一年后得到 1000 元还是一年零一个月后得到 1100 元?
  • 你宁愿今天拿到 1000 元还是一个月后拿到 1100 元?

大多数人会在第一种情况下选择后者,第二种情况下选择前者。这是因为第一种时会对自己说:既然都等了一年,再多等一个月也没关系。随着时间长度的不同,我们做出的决定是不一致的。这种现象就称为 “双曲贴现”,意思是,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 “情感利息” 就越多。言下之意是我们更愿意 “及时行乐”,不愿意 “延迟满足”。生活中最好的例子就是信用卡、短期贷一类的了,虽然额度绝对值看起来不多,但利率年化后一般至少 20% 以上,30-50% 也比比皆是。

总结:自制力很难,但很有必要。

后记

这本书我是从 2015 年 12 月 27 日开始阅读的,当时是边阅读边记录自己的心得,计划是每天或几天看一个并实践,看到差不多一半时搁浅,直至几个月前重新接上,每天或几天看一两个,到今日方全部完成。

正如《跋》(本书最后一部分)所言,这里谈到的思维错误并不是病理学毛病,它们不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只是会让我们在某些时候做出错误决策。我们还发现,许多思维错误其实是类似的,或者相互有联系,这是因为大脑本来就是网状的。所以作者的做法非常明智:对后果影响很大的情形,设法理智和理性地做出决定,其实就是拿出思维错误清单一一核对(查理芒格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也把清单列在了最开始),只有不断重复才有可能避免犯错;对后果影响不大的情形就听从直觉。

对于非理性有两种说法:

  • 狂热说:从柏拉图到卡尔文、佛洛依德,都认为非理性必须小心加以控制。
  • 冷淡说:源于二战后对纳粹非理性的解释,认为思考本身是不纯洁的,是永远会犯错的,而且所有人都一样。这些错误不是偶然分布的,不同的思维错误会让我们系统性地跑向某个特定的错误方向。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思维错误呢?作者整理了三种解释:

  • 进化心理学。我们提到过很多次,在一个狩猎的环境里,行动得到的奖励比思考得到的多。如果猎人和采摘者突然开始跑,跟着跑才有意义,即便真的没有危险,无非也就是多跑了几步路,但如果真的有危险,不跑就挂了。我们就是这样人云亦云的。只是现在的世界变化太快,更加会奖励深刻思考和自由行动。如果未来的世界更加完美、更加复杂,更加依赖,我们的思维错误会更频繁、更严重。谁让它们原本就不是 “错误” 呢?最后要注意,进化不等于优化,只是 “自然选择”——在当时的环境下更适合。

  • 我们的大脑是为复制设计的,而不是为发现真理设计的。换句话说,我们首先要通过思考来说服别人。谁说服了别人谁就确保了权力,从而确保了能够接触更多资源。小说比哲学书卖得好就是个例子,因为后者的真理含量可比前者高得多。

  • 特定情形下,本能决定——哪怕不是十分理智——更好。许多决定缺少必要信息,我们被迫缩短思考。比如找对象,光靠理性可能会一辈子单身。简言之,有时我们会本能做出决定,事后再说明选择的理由。这让我们感觉好像是清醒地做出了决定。上面很多思维错误不都是这样的吗。

这本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可能是限于篇幅)解释得不够详细(甚至没有),基本就是几个小例子加结论,看起来像流水账,如果这都可以编成书,那上面这些侧重分析的笔记岂不是也可以?但我自己觉得还差得很远。第二,52 个类似清单式的偏误,有不少是类似的,或者有关联的,但本书并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和抽象,这就导致内容比较零散,结构不够清晰(其实压根就没有结构)。感觉就像是把平时收集的零碎片段整理成册,仅此而已。这也是我拖了这么久才看完的一个原因,太混乱、太零碎了,看一会儿发现个和之前类似的但又是个完全不同的名字,这怎能认真地读下去?有机会我一定会结合几本书重新整理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