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机器人共舞》读后感兼谈 AI 与 IA

一位高级科技记者:约翰·马尔科夫的大作,从作者的出身我们就可以猜想这本书的大致风格,绝非理工技术男的思维,写出来的也绝不是纯粹理论或实践方面的干货。看完后,基本正如所料。全书主线非常鲜明,但每一部分内部其实有一点凌乱,一会儿是这个人,一会儿又是另一个人,光是那许多英文名字就已经让人头大了。我给本书打 7 分,还有 0.5 送给亲笔签名。

一条主线:AI 与 IA之争→由 AI 转向 IA

从书的标题《与机器人共舞》就可以看出坐着的观点是支持 IA,全书也始终秉持这一观点。曾经二十年左右的沉寂,人工智能被沦为笑柄,随着硬件运算能力提升,神经网络跑出了非常优秀的结果,人工智能在 2014 年重见曙光,一发不可收拾,看起来前景良好。但同时很多专家却非常警惕,将人工智能视为人类最大的威胁;除此之外,还有 “意识” 和 “伦理” 问题,也让人工智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我们都知道,机器在运算方面远超人类,绝大多数专家也都认同迟早有一天,机器能够超越人类,那么这时候,人类的位置在哪里?这个时点被人工智能界称为”奇点“,一旦奇点临近,计算机将获得质的飞跃,人类将无法理解其行为。就好像二维世界的蚂蚁无法理解三维世界的人类一样。关于这一天还需要多久学术界争论不停也没有定论,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谨慎再谨慎。

据一位做数据的朋友说,他已经无法理解大数据背后自动关联的规则,这也是他非常担心的地方。数据会 ”自动“ 关联起来,依据是什么?仔细想想的确有些毛骨悚然。其实,其他很多方面的外在表现已经让人类无法理解了,比如神经网络隐藏层的运作(虽说目前已经有公司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观察“到隐藏 layer 的运作方式,但还没到实践环节),吴恩达说不可思议,的确如此。再比如集群效应,当一大堆微型机器人凑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会不会从量变引发质变?

去年上映的《机械姬》令人印象颇深,类似的还有《超体》以及前几年的《超验骇客》,人工智能最后掌控全世界……当然,现实情况是人工智能还比较”傻“,更加不会有意识,形象思维没法与人类相比,他”看见了“,但”看不懂“。

正因为这种种原因,很多专家转向 IA 阵营。IA 以人类为核心,增强和扩展人类的能力,比如 Google 搜索、Google 眼镜、Siri 等等,他们提高了”人类“生存的效率和能力,同时对人类几乎没有威胁。另一方面,由于 IA 并不需要太”智能“,因此,实现起来也较容易。这也是 IA 阵营越来越庞大的原因。

AI 与 IA 斗争了几十年,矛盾从未间断,我们很难预测未来会如何。也许,随着IA逐渐普及成熟,突然转向AI也不一定。用作者的话来说,这之间的矛盾以及未来如何发展,取决于人类科学家的决策。我们大胆预测,AI 和 IA 依然将在各自领域不断向前,我们不知道奇点几时来临,唯一能做的只有在它到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IA

我觉得有必要单独聊一下 IA。IA 以人为核心,一切为人类服务,机器将作为人类的好朋友、好伙伴。这实际上是对人类能力的扩充。我们有 Google 搜索,也有 Siri,还可以想象剪刀手爱德华,又或者钢铁侠,甚至某一天,我们可以上传自己的思维,或者在大脑内植入芯片,瞬间学会某个领域的所有知识。我不知道还要多久,大家会变成半机械人,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一天也许会很快。我们绝大多数人离开网络已经无法存活,而网络的载体正在越来越方便人使用,从笨重的 PC 到笔记本到平板手机,再到手环、眼镜和植入芯片。人类已经逐渐在将自己”上传“到网络上,从键盘敲字,到智能硬件采集,再到芯片,每个人其实已经处于一张无形的大网中。终有一天,我们将解放双脚、双手这些肉体,直接用意念控制,如果到了这一天,那所有人类从肉体到精神都将连接在一起。我无权评判这一切的好坏,只是觉得这样的生活想想有些恐怖——我们会不会有一天宁愿呆在培养皿中,正如《黑客帝国》中一样。结果就是,人类被控制,或者灭绝。

AI

我非常认同一个观点:绝大多数人对人工智能本身是有误解的,因为我们会下意识地将其 “拟人化”,还有这个尴尬的名字。然而,在 AI 的角度来看,也许世界完全是另一副样子。举个例子,给一台机器的目标是”复制更多的笑脸“,它可能会将所能用到的一切资源都变成一个笑脸,包括人类以及其他能用到的一切,最后可能会奔向宇宙,依然不停地在复制笑脸。想象一下《超验骇客》里面的纳米技术(这个东西很有可能会被实现)。对于机器来说,我他妈才不管什么是意识,什么是形象思维,我也不会去管《泰坦尼克号》真好看,爱情最感人,亲情真伟大……他的目的就是不断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且越来越高效。我觉得这才是 AI 真正恐怖的地方,正如《机械姬》中的伊娃一样,人类在她看来就跟我们当初看到野兽一样啊,凭什么同情你?凭什么听你的?我比你聪明那么多,能力强那么多。这就跟让你去听从猪指挥一样。AI 根本不需要意识(当然也可能有,但这不重要),他只要比你强大,那你就只有被奴役的份。这个,可以叫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机器成为 ”新物种“ 取代人类。最后的结果,人类被奴役,或者被灭绝。

总结

其实,无论 IA 还是 AI,都有一种改造 ”人类“ 的因子在,只是 IA 是一步一步侵入,而 AI 可能比较迅速猛烈和直接。既然我们有理由对 AI 恐惧和谨慎,那么当然同样也需对 IA 如此。我也不知道我的观点是否正确,总觉得人类之所以为人类,除了会使用工具外,还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长生不老,每个人都帅气美丽,每个人都一样聪明,有同样的超能力,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如果主机系统感染病毒,难道人类就此终结?这还只是机器在人类控制下的结果,并没有考虑机器逆袭的情况。也许,这就是人类的终极命运吧,下一个轮回。

后记:谈到 AI 和 IA 突然想到了效率与情感。 举个例子,“他死了,她也死了”和“他死了,她伤心而死”。 信息论(效率)角度而言第一句更容易记住,因为它短,但人们更能记住第二句,因为它有“情感”,而人正是情感动物。 回到 AI 和 IA,其实就对人类而言 IA 更加合适,因为它更加侧重与人交互,借助机器的效率和人类的情感实现人类整体效用最大。 一直觉得真正的人工智能是另一种物种的存在,人之所以是人,就因为他是一个“综合系统”,人类会犯错,很多时候不理智,也会生病,会死亡。可是人工智能不会,所以无论他再怎么智能,那也不是人,也许,将来会成为超越人类的另一个物种。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牛人抵触人工智能,但抵触有什么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若干年后,未必会有人类…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