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父母读过这本书》读书笔记

周六下午和爱人一起去了天目里,散步、聊天、看风景、喝茉酸奶、吃烧鸟、去鸟屋书店读书、去饸饹面馆吃面。这是我们第二次去这里了,主要是那家面馆的面很符合我们口味,但也不能打车过去就吃个面,所以每次都要看一两个小时书。这本书就是这天我读的两本书之一,还剩最后一章没读完,我觉得问题不大,得赶紧把读过的记下来。

PART1亲子教养的传承

第一个观点是「不要轻易评判」,这里说的包括孩子和我们自己,给自己或孩子打上某种标签毫无意义,还会有负面影响。比如不要觉得自己是“好父母”、“坏父母”,也不要说孩子“文静”、“太笨”、“聪明”、“吵闹”等,人是会变化的,尤其是孩子。

紧跟着的时第二个观点:「赞赏孩子的努力,描述看到的东西和感受,并鼓励孩子,而不要做任何评判」。不要说“你的数学很好”,要说“我很喜欢你做算术题时聚精会神的样子;不要说“画得好”,要说“我佩服你为这幅画下那么多功夫,我喜欢你画的那栋房子,它仿佛在微笑,让我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了”。“干得好”、“太棒了”这种太笼统,更加不要评判。即便孩子画的一团糟,也可以夸其中的某个部分,比如“我喜欢你把字母P写的那么工整”。

PART2孩子的成长环境

第一个观点:「孩子不是一个物品,而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人,是丰富你人生的源泉;而且孩子不会因为你忽视他而消失」。

第二个观点:「理想的争论不是以获胜为目标,而是在追求理解」。一个经验法则是使用“我陈述句”,而不是“你陈述句”,即承认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描述对方怎样。比如要说“你刷手机时都不回我的话,我觉得很受伤”,不要说“你刷手机时都不理我”。

PART3回应孩子的感受

非常有意思的观点1:「当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或要求的事感到愤怒时,最好把它视为一个警报。它不是在提醒你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记忆阀门又被打开了」。

这个解释(模式)是这样的,当你对孩子发火时,是因为你必须以那种方式保护自己,以免你感觉到你在孩子那个年纪时所经历的感受。你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行为可能触发你过去的不好感觉。所以不知不觉中,你挑了一个简单的做法:你不去试图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发火,或陷入沮丧,或开始恐慌。有时候这种触发的过往感受可能追溯到好几代之前,比如作者母亲讨厌孩子玩耍时的尖叫声(和母亲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作者发现她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吵闹时,即使他们玩儿的很开心,作者本人也会进入警觉状态。

对孩子的怒火是压不住的,但这个愤怒其实不是孩子触发的,而是过往的经历吵醒了深藏你心底的感受。只要你明白这一点,就会放松下来,也不会因此连累到孩子。

第二个观点:「家庭中能够估计彼此的感受,需要大量的善意」。如何培养善意?1. 回应对方寻求回应或关注的请求;2. 在对方身上寻求慰藉,而不是把对方视为对手(合作而不是竞争)。

观点3:「养成谈论感受的习惯」。学会让孩子控制情绪,去理解孩子的情绪,但并不是向孩子“妥协”。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做决定时考虑他的感受,化解他的不适,而不是立即否定或转移他的注意力,也不是逃避、疏远孩子。

对于那些不希望孩子抱有的感受(比如讨厌其他小朋友),谈论感受并不会助长孩子此类不良习惯。当他觉得自己获得关注和理解时,就不会那么抗拒了。

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试图分散或转移孩子注意力,那样只会让他感受到自己被忽视、内心孤寂」。

观点4:「光告诉孩子爱他是不够的,关爱的方式应该是多花时间陪伴,而不是每天说晚安或偶尔带他出去玩儿」。

观点5:「去感受而不是处理」。不要说“别那么任性”、“听话”、“乖”之类的话,更不要去要求或命令他,或者哄骗、责备,去理解他为什么会那样。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把他的感受描述出来,他就不会像你之前“想象”的那样“任性”了。

观点6:「不要否认孩子的感受,即便在你看来他说的不对。否认负面的感受并不会让它消失,只会强化它」。比如孩子说“妈妈你从来没带我出去玩儿”,你可能想马上反对(因为你肯定带他出去玩儿过),但其实他只是想告诉你他的感受。你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和他共鸣,谈论他的感受,而不是着急否认。

观点7:「重点是安抚孩子的感受,让他学习接纳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人生不见得都会按照他想要的方式运作」。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当我们感觉不好时,我们不需要治愈,我们想要的只是有人感同身受,而不是被当做问题处理。比如不能天天带他出去玩儿,但这个是可以聊的,问他是不是外面很好玩儿之类的,就足够了。

观点8:「重点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话,而是陪伴孩子,直到他获得安抚,而不是认为他们在胡闹。你应该成为孩子想要交谈的对象」。也许对我们来说,胡闹和不胡闹的区别很明显,但孩子不一定能够区分。比如孩子害怕床底下有怪物,你可以说”你好像很害怕,能多讲给我听听吗“,或者,”我们来编一个怪物的故事吧,那怪物叫什么名字?“

观点9:「当你的孩子、伴侣向你倾诉痛苦的感受时,首先要确认那种感受。负面情绪同时也是进一步了解孩子、伴侣,与他们培养关系的机会」。比如伴侣说”今天上班感觉很差“,不要回复”不可能吧,哪有那么糟“,要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千万不要说教,比如”你应该……“,也不要试图转移注意力。如果你不认同他们描述的状况,倾听变得更加重要,试着理解并认可他的感受。

观点10:「在孩子闹情绪时陪伴他。确认发生的事,给孩子关怀,但不要反应过度,不要放任孩子哭泣,不要分散他的注意力或刻意压抑他们的感受,或者说他们的感受不真实。持续聆听,必要时拥抱孩子」。想象你自己面临孩子的状况,你会期望家长说什么呢?

PART4最初的孕育

第一个观点:「在亲子关系方面,接纳、温柔、仁慈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观点:「身为父母,如果把那些不得体的想法、感受或想象埋在心里,只会让它们变得更强烈、更难管理。大方地说出它们,找个地方宣泄很重要」。

PART5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观点1:「孩子的声音、手势、哭喊都是交流的方式,要和他互动,不要嘘他」。在孩子会说话前有很多可能的交流方式(会说话后这些也是可能有的),要以稳定、平等的节奏来回交流,而不是一方主导另一方顺从。

和孩子一起呼吸、一起唱歌是很好的开始方式。另一种互动方式是“互看游戏”,两人先看着彼此,接着看往别处。如果宝宝一直看着别处,就等他做出下一个动作。总之,就是要“平等地互动”。

观点2:「不要长时间在孩子面前刷手机或看电脑」。这样会剥夺亲子接触的时间,会让孩子感到空虚,而且孩子也会对这些东西上瘾。总之,陪伴孩子时就专心地陪伴,抛开所有电子产品。

观点3:「婴幼儿也是人,在事情发生之前,应该先告诉孩子即将发生什么事,并停顿一下。这是个很重要的习惯」。孩子可能听不懂,但没关系,这是你们之间的交流,而且他慢慢能听懂。学会观察孩子,尊重他们的个人活动,向孩子学习。

我们有时会误以为劳师动众或倾尽所有才是对孩子好,但更重要的是日常互动。

观点4:「温情轰炸,是一对一时间,整个过程(24小时或一个周末)由孩子决定做什么、吃什么,你要不断表达对孩子的感谢与关爱」。这是对孩子加强版的关注,打破了相互胁迫的行为模式,让你们重新启动一种良好互动的节奏与模式。

关注孩子不是指你一直称赞他做的好,或说他最棒了,那样未必有效。关注孩子也不是要你评判他。孩子需要的是有来有往的对话。

和花时间告诫孩子,或忍受孩子的噪声相比,你和孩子一起玩乐或阅读(互动)就愉快多了。此外,如果你一开始就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他就会沉浸在你们一起进行的活动中。当他不需要你时,你就可以读你的书,或者放松做自己的事了。

观点5:「睡眠逐步推进是让孩子在整个过程中感到安全,孩子未满6个月不要尝试。孩子出生第一年大脑的社交与情感处理部位——心理健康的基础——正在发育」。

婴儿不是天生知道他看不到一个物体时,那个物体依然存在(物体恒存,是后天习得的)。独处时,他会觉得自己被遗弃了。只有当孩子有了物体恒存的概念后,才可以进行睡眠逐步推进。

  • 第一步,注意孩子何时何地入睡时感到放心与安全,这是“舒适基线”。比如吃奶时睡着。
  • 第二步,抽离基线的最快步骤是什么?重复它直到变为新的“舒适基线”。比如在他昏昏欲睡但还没睡着时停止喂奶,改成拥抱,如果孩子能接受,那就是新的基线。
  • 下一步,进一步分离。比如在昏昏欲睡时,让他躺下,抚摸他的额头或其他安抚动作。
  • 再下一步,把孩子从你的床上搬到旁边的婴儿床。
  • 接着,把婴儿床移到更远的地方。
  • 最后,把婴儿床移到另一个房间。

任何一个阶段,一旦孩子感到不舒服,就回归到上一个舒适基线。

重点是:让孩子把床和消除疲劳、感到舒适、睡眠联想在一起,而不是分离、孤独、绝望联想在一起。

观点6:「孩子全神贯注于一项活动时,不该被打断。孩子的游戏就是孩子正在工作」。孩子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玩耍,才能接触他双手可以触及的所有东西。如果大人一直告诉他“不可以”,他的注意力会开始涣散。

观点7:「帮助,而不是拯救。把他带到舒适圈边缘,但不要超出」。任何需要孩子独立的事情都可以采取逐步推进。不要太激进,否则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推开了,把它视作某种惩罚。让孩子按自己的步调与你分开,你应该遵循他的步调,而不是强迫他接受你的步调。

同理,之前看到一个观点:「帮助,而不是伺候」,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

观点8:「孩子在做一个你觉得无聊的动作或游戏时,你的任务是在旁边观察,随着他的目光,而不是指引他的目光」。

孩子不需要很多玩具,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玩具就够了,比如几辆玩具车、一个纸箱、一个方块体、一个洋娃娃、一直玩偶熊、几块积木。他们可能更喜欢装玩具的箱子。更多的玩具并不意味着更好,孩子就像成年人,一旦选择太多,就会不知所措,不知从何选起。

其实任何新奇玩意儿都可以被孩子视为玩具。

选择太多时,我们会担心选错。而且面对太多玩具时,更可能在玩具之间换来换去,而不是认真玩一个玩具很久。

孩子需要自由地玩耍,自己选择及主导活动以培养创意。但有时孩子只想跟你一起玩,他需要的是你,而不是新奇的新玩具。

你有一堆事时,孩子要求你一起玩你可能会觉得很烦。但其实**只要你先陪孩子一起启动游戏,之后随着他沉浸在游戏中,你就可以逐渐抽离了。**相反,如果你说你太忙了,不能跟他玩,他可能会不停地打断你,导致你没时间做任何工作。而且还会让孩子觉得你讨厌他。

PART6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